一、查看茶具底部
辨別景德鎮瓷器茶具一個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茶具的底部,景德鎮瓷器底部都會有景德鎮、景德鎮制、中國景德鎮等字樣,而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具是絕對不會有的,他們往往會在這茶具底部加上景德鎮彩,很多朋友上當。
二、挑選手繪茶具
景德鎮瓷器會有貼花和手繪兩種,貼花價格較為便宜,而手繪通常會價格貴一點,但如果你購買手繪的景德鎮瓷器茶具會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貼花很大的可能會是假貨。
三、放在手心轉一圈
把手指用水沾濕,把景德鎮瓷器茶具放到手心進行轉一圈,看能不能聽到聲音,正宗的景德鎮瓷器茶具聽起來聲音清脆沒有雜音。
四、細看細摸外表
景德鎮瓷器茶具有很明顯的特點: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故在挑選時可以細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細,細節等地方是否處理光滑。
在你購買景德鎮瓷器茶具時,根據上面這幾點去判定它的真假!
taoci52.com小編推薦
景德鎮現代瓷器鑒別的小竅門
雖說現代瓷器的收藏相對于古瓷來說,贗品少了很多,貌似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鑒別什么。可是若想在茫茫大海中夠得精品現代瓷,還是要花一番功夫的。現在我們就來分享幾個鑒別景德鎮現代瓷器的小竅門,不敢說有多么的高深,只是總結一二與各位藏友交流心得。
買瓷器,最簡單最好的鑒別方法,是拿起瓷器輕輕敲一敲,聽發出的聲音是否清脆、響亮、悅耳。如果是,這就表示瓷器的瓷土優良,質量很好;反之則表示瓷質太差,甚至已經出現裂痕。另一種方法,是將瓷器放在較強的燈光或陽光下觀察,可以看出質地是否細致均勻以及瓷器有無裂痕。
除了瓷質的鑒別之外,瓷器紋飾的鑒別也很重要。其實,很多精美的圖案實際上是“貼紙的”,即事先印好,貼于瓷器上再燒出來。這點極好辨別:取兩個瓷器比照,若無絲毫差別的就是貼紙,這種價格較低。而手繪的藝術陶瓷價格才會很高,因為一般只有多年瓷上繪畫經驗的瓷藝師,才可能擁有高超的技藝繪出瓷上精品。所以中青年瓷藝師的作品可以持續關注一下,價格不是特高,升值的空間卻很大。其實,繪畫和書法只是保證瓷器成功的初步。上釉,燒制等等都控制好了,才能做出真正的精品。有時就是同一窯里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精品。愛惜名譽的作者,通常只會把好作品才附上自己的證書。所以收藏現代瓷時,作為精品瓷器的標志,作者相關的證書和資料同樣也很重要,
如何鑒別景德鎮青花瓷?
如何鑒別景德鎮青花瓷?
景德鎮制瓷的歷史悠久,素有“瓷器之都”的美譽,江西景德鎮青花瓷是人間瑰寶,在唐代,燒制出的瓷器潔白無瑕,堪比玉器之美。
到了宋代,皇帝才賜名“景德”于景德鎮,從此以后,景德鎮不負厚望,將瓷器制作工藝發展的越來越好,制瓷大師的技藝日益嫻熟,為景德鎮的瓷器名揚天下奠定了基礎。
景德鎮瓷器發展到巔峰時期是在清康、雍、乾三朝,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淀,奠定了景德鎮瓷器達到了“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境界。在瓷器之上,繪花、鳥、魚、蟲,刻書法、詩詞,在瓷器文化基礎上又增添了更濃厚的藝術氣息,讓景德鎮青花瓷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瑰寶。
如何分辨景德鎮青花瓷景德鎮瓷器真的好嗎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它作為中國主流品種之一深受人們喜愛。很多青花瓷愛好者為了尋得古代青花瓷頗費周折,如果能自己懂得一些辨別知識會減少很多麻煩。下面為大家談談如何評定青花瓷?
如何分辨景德鎮青花瓷?
首先,察看年代,通常年代越久遠,價值越高,價格從高低,依次為元、明、清、民國;
第二,瓷器上的圖畫有多種類型,有人物畫、動物畫,還有花鳥畫、山水畫,可根據繪畫造詣來評估青花瓷價值;
第三,從工藝制作和器型上來看,躺著的青花瓷為盤子,蹲著的為罐子和碗,站著的則是梅瓶;
第四,察看官窯青花瓷還是民窯青花瓷,通常官窯青花瓷要比民窯的好;
第五,元、明朝時期的瓷器沒有清朝的瓷器存留的多,清代出窯的瓷器,風格多樣化,表現內容豐富多彩,其胎體,通常薄厚適中,其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用稀薄的釉施于其上,大多為青白色。到了清朝時期,中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在瓷器圖案中融入了西方繪畫藝術,別具一格。皇帝年號款式是景德鎮官窯常常所用,而吉祥語款、私家款式為民窯所采用。
在手工及描繪上乘的前提下,如果是舊陶瓷或古董級的青花瓷,往往素馬里青釉是上等的,色澤顯清白和沉穩老色;好的現代青花瓷,須瓷質清白,采用青藍的回藏青釉。達到這些要求方為上乘品。
怎樣選購景德鎮瓷器
說起中國的瓷器,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景德鎮,景德鎮的瓷器長久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到中國來旅游觀光的海外朋友更是把景德鎮瓷器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上佳禮品。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瓷器,應該怎樣挑選,挑選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小竅門呢?
景德鎮瓷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無論是典雅清秀的青花,還是五彩繽紛的彩繪,都滲透著深厚的陶瓷文化。
在長期的制作過程中,景德鎮瓷器形成了“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
由于景德鎮瓷土的不一樣,而且器形不一樣,敲的聲音也不一樣,每個部位的聲音都不一樣,它主要是體現了“聲如磬”的特點,我給你敲一下。它主要的特點就是非常的輕,非常的薄,薄如紙,薄如蛋殼,我給你演示一下,你看一下。
景德鎮瓷器從制作工藝上來區分,有青花,彩繪,薄胎,雕塑幾大類,每一類又形式多樣,十分豐富。那么怎樣才能挑選到一件好的瓷器呢?瓷器專賣店的售貨員告訴記者,挑選一件好的瓷器,有三個比較簡單易學的小竅門,第一就是要看,仔細地看瓷器的內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無斑點,如果是彩繪瓷器,就要看它的色澤是否和諧,線條是否連貫。第二呢就是用手摸瓷器的表面,好的瓷器手感應該是細膩潤澤的。最后一種方法是聽:
一般的如果有損傷或者說瓷的質量不是特別好的瓷器,它發出的聲音就比較沉悶,像我現在給你看的這個茶杯呢,因為這里有一道裂縫,已經有損傷了,所以它發出的聲音就比較沉悶沙啞,我敲給你聽聽,然后你聽聽這個,這個就是現在骨質瓷的,質量比較好,它發出的聲音就比較的清脆,你聽一下,很好聽吧。
挑選瓷器的小竅門
1.仔細查看瓷器的內外表面
2.通過用手撫摩感受瓷器的釉質
3.聽瓷器被敲擊發出的聲音
挑選一件好瓷器除了看它的瓷質外,還應該看繪制工藝,相對來說,手工繪制的圖案要比用噴筆繪制的更有靈動感和韻味,拿景德鎮瓷器中的青花瓷來說,它就是用傳統的“分水”法繪制的。
“分水”就是說將青花(顏)料兌上水以后,分成濃淡不同的幾種顏料,然后用分水的筆,分水的斗筆,蘸上青花(顏)料以后,那么這時候,斗筆的筆尖上,用手擠壓這個筆肚,筆尖上會形成一個水珠,也就是這個青花(顏)料會在這形成一個水珠,用筆尖帶動這個水珠在缸胚上,也就是未燒成的那個瓷胚的胚體上進行滑動,或者是流動,讓它產生,根據你停筆時間的長短,水的濃淡,那么產生不同的層次,形成很豐富的一種視覺變化。那么像這件作品就是這樣的,大家可以看的到,它這個很好地表現了一種傳統繪畫當中墨分五色的一種關系,就是說濃淡深淺的一種層次關系。
另外,如果是選購用做收藏的瓷器,除了選擇那些工藝品大師的作品外,還可以挑選具有代表性和獨特性的瓷器,比如,景德鎮瓷器中表現“雪景”的工藝就是景德鎮瓷器所獨有的一種傳統工藝。
“雪景”的表現,在景德鎮陶瓷里也是一種獨特的一種手法,一種表現方式,那么它是以“玻璃白”(顏料)來表現雪景,那么現在用新彩來畫,在其他的(瓷器)產區也有表現雪景的,但它是以留白的形式來表現的,不像景德鎮,是用玻璃白,用粉彩工藝來表現,粉彩是大家可以看得到,摸的到,有一種凹凸感在里面,這是景德鎮瓷器一個比較傳統,比較有特點的一個工藝。
簡述景德鎮瓷器的發展
景德鎮向來有著“瓷都”之美譽,足以見得人們對其的評價之高。景德鎮陶瓷的燒造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距今已經有了1800百余年的歷史。從五代時期起,景德鎮開始燒制瓷器。到了宋元時期,景德鎮制瓷業發展得欣欣向榮。在明清時期,朝廷在珠山建立景德鎮御窯,就此景德鎮發展成為全國制瓷中心。
景德鎮瓷雕制作的歷史悠久,長達1400余年。隋代景德鎮瓷器上面就出現了大象、獅子等走獸一類的瓷雕無不惟妙惟肖,姿態萬千。
景德鎮瓷業習俗是景德鎮的傳統民俗文化,亦是景德鎮陶瓷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宋朝開始,景德鎮顯現了瓷業習俗的雛形,“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的盛況令后人稱嘆不已。到了元朝時期,景德鎮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創制了不少經典的釉色品種,比如說元青花、釉里紅以及多個單色釉。
在明朝洪武時期,景德鎮窯的釉里紅瓷器燒造達到了巔峰,不但生產數量大,并且多是大器;在明朝永樂時期,景德鎮窯生產的甜白瓷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垂青,得以揚名天下;在明朝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生產的青花瓷燒造獨步本朝;在明朝成化時期,景德鎮窯創制了斗彩瓷,成化斗彩瓷存世量不多,目前主要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極少流入民間,故而價值連城;在明朝晚期,景德鎮窯的青花五彩瓷燒造達到了巔峰,明朝嘉靖、萬歷年間的生產量最大,但是品相上乘的傳世大器少之又少。
到了清朝時期,人們吸取了歷朝歷代制瓷工藝的精粹,景德鎮制瓷業步入了全新階段。尤其是在“清三代”時期,整個中國瓷器燒造達到了制瓷史上的第二個巔峰。
到了民國時期,社會局勢動蕩,整個中國制瓷業陷入低迷狀態,景德鎮也不例外。不少窯工為了生計不得不轉行,但也有不少景德鎮匠人依然堅持在制瓷業,為景德鎮窯火的傳承做出卓越貢獻,比如說“珠山八友”。但在時代背景的影響下,這個時期的景德鎮窯難出精品。
現如今,景德鎮瓷雕工藝的發展已然步入成熟階段,立體雕、浮雕、鏤雕等雕刻手法層出不窮;景德鎮瓷器的釉色品種豐富,包括高溫色釉、釉下五彩、青花、斗彩、粉彩等等;景德鎮瓷器的藝術風格迥異,或端莊大氣,或清新雅致,或富貴華美,或妖冶詭譎......
景德鎮產餐具茶具價格全面回調
來關注產業。昨天,我們介紹了江西景德鎮的大師瓷遇冷。那么餐具、茶具等具有實用功能的日用瓷,今年的市場怎么樣呢?
在景德鎮“陶瓷一條街”蓮社北路,記者看到整條商業街空空蕩蕩,經營日用瓷的各家店鋪,也都沒有顧客上門。為掩飾市場遇冷,一些商家告訴記者,專門經營低端瓷器的地方顧客會多一些,而且如果去的時間合適,還會遇上很擁擠的情況。
陶瓷店負責人說,下午的人蠻多的。上午的話就(少點)。而且過節星期六星期天的話,就人比較多。
按照這些經營戶的指點,記者專門在星期天的下午,來到國際貿易陶瓷中心。發現盡管地處鬧市區,街頭人來車往很熱鬧,但各家陶瓷店卻難見顧客的蹤影,還有一些店鋪,甚至不顧經營,大白天就開始理貨。而路口這家陶瓷店,算是整個國貿地段最好的店鋪。一進門的顯要位置,擺放著打折幅度最大的茶具,但經營狀況仍然很不樂觀。
陶瓷店負責人說,150元兩套。今年陶瓷市場生意這么淡啊。今年受到了一點影響。你們賣低價受影響嗎?沒人。低價都沒人?你看一下整個市場,人氣很淡。以前這一套賣多少錢?128元,現在兩套150元。
記者隨后來到景德鎮一家大型日用瓷生產企業,這家企業主營餐具、茶具。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經濟效益也明顯下滑。
博大陶瓷總經理汪武軍說,(2013年)下降幅度的話,從百分比來講,應該有20%-30%。今年定制需求量會明顯削減,所以我們今年調整結構也是在往民眾化市場靠。
明天順景德鎮瓷器賞析
一、器形和胎質:已知天順景德鎮瓷器有罐、瓶、碗、爐等。總的感覺是胎體厚重胎灰白,由于瓷土淘洗不精,有的瓷胎有空隙。碗的圈足寬矮,圈足外墻內收,內墻近平直,有旋削跳刀痕跡,挖足不過肩。罐的腹部有接口,外部不明顯,內壁明顯,有明顯的手捏痕跡,淺寬圈足,底平無釉,多砂底,有的底無釉泛火石紅斑。筒爐胎體厚薄適中,修胎規整,造型穩重秀美。梅瓶,胎體比成化更為厚重,器形卻比宣德時更為修長。
二、釉色:釉白中泛青,青花釉色藍中稍灰,濃處呈黑褐色,有的有棕眼,有的釉色肥厚泛蛋青色。天順時和景泰一樣,青花瓷由于釉層增厚,泛有微小的氣泡,使青花色調松散,筆觸不清晰,有朦朧感。
三、紋飾:天順時的紋飾與正統、景泰基本相同,如意頭紋、折枝花卉、纏枝蓮紋、雙層螺旋形蓮瓣紋是天順盛行的紋飾。天順時罐的腹部飾折枝花卉并襯以云氣、雜寶紋。天順時瓶的腹部主題紋飾繪樵夫遇仙圖,在山間繪以奇花怪石,云氣繚繞,似仙境。人物筆法簡練,形象生動,天順時,所繪人物風景,以中鋒用筆,畫得飄逸灑脫。所繪云氣粗重豪放,多似靈芝狀,并繪多層小圈,密布于云氣的一側,畫筆酣暢流利,疏簡豪放,有時也用中鋒筆勾勒。天順時所繪麒麟多作回首蹲伏狀,較為馴良,補白的火焰、雜寶更趨簡化。
四、款識:有“天順年”三字楷書款,“天順七年大同馬氏造”款。款識多不規則。1981年香港《求知雅集》圖集中的“天順年”款青花回文三足爐,款識字體具有宣德以來的深厚風格。
景德鎮瓷器岳陽遭尷尬
聞名天下的江西在湖南岳陽市遭遇尷尬:自11月1日以來的半個月時間內,近300萬元的陶瓷產品售出不到5萬元,參展廠商后悔不迭。這次銷售活動,是由江西景德鎮三順陶瓷公司總經理萬景德、副總經理江湃組織的,共有55家廠商參加。據介紹,考慮到岳陽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又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又是沿江開放城市,通江達海,消費理念比較新潮,他們這次帶來的展品絕大部分都是景德鎮人民瓷廠、景德鎮藝術瓷廠等十大瓷廠的產品。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往日國內外十分搶手的產品到這里后,市場反應卻十分冷淡。
據介紹,這次在岳陽銷售的陶瓷產品,無論是作為實用價值很強的陶瓷飯碗、茶具,還是作為收藏價值很強的陶瓷藝術品,都能滿足岳陽市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在岳陽市商業步行街的銷售現場,記者看到景德鎮生產的各式各樣名瓷琳瑯滿目,來這里看貨的人絡繹不絕。“岳陽是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我是沖著岳陽樓來的,”東英陶瓷集團的劉老板說,“我到過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也到過貴州的湄潭等縣,每次帶去的五六萬元的產品都被搶購一空。讓我想不通的是,同樣的產品,這次硬是沒人要。”
楊水君是景德鎮書畫院高級畫師,其作品在節上多次榮獲大獎,有的還被選送到海外參展。但記者發現,她這次參展的《長嘯山林動谷風》的瓷板畫,半月以來無人問津。光明瓷廠的參展商程金堂苦笑著說:“就當這是一次真正的展覽吧!”
面對送到家門口的藝術品,岳陽市的消費者十分冷靜。對于產品的好歹,價格的多少,價值的高低,他們顯得很陌生。岳陽市房地產局總工程師姜學文說:“我平時很注意收藏名家字畫等藝術珍品,也知道景德鎮瓷器聞名天下,只是對于字畫的價值,我能知道一二,對于陶瓷品,我還是門外漢,所以一直未買。”
岳陽市文化局一位負責人分析:“名瓷之所以遭遇冷淡,一則顧客對這種藝術品不太熟悉,有個認知的過程,二則產品價格未經當地物價部門核準,許多消費者生怕上當。”“當然,市場經濟條件下,‘皇帝的女兒也愁嫁’,這也不應算作是什么新鮮事。”
景德鎮瓷器收藏指南
到景德鎮收藏什么?
中國的瓷業史,一般認為成熟于東漢時期,有1700年的光輝。特別宋代,汝、宮、哥、定、釣五大名窯興起,象征著中國瓷業史上的一座座豐碑,令世界矚目。地方名窯,更是星羅棋布,在神州大地蓬勃發展。南宋政權遷至杭州,中國瓷業生產的中心亦轉向南方。尤其景德鎮,以其優質高嶺土為瓷胎原料,制作出精美絕倫的影青瓷,迅速取代五大名窯及地方名窯,由此逐步確立了它在中國瓷業史上的地位。
景德鎮瓷業自宋代以來大發展,品種多產量大,精品令其他任何窯口難以比肩,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然真正的精品、上品景德鎮古瓷,一直被官延及宮宦顯貴據有,黎民百姓難以企及。收藏愛好者即使偶爾碰上,也往往因價格奇昂而望瓷興嘆。
近十幾二十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國民文化素質普遍提高,收藏盛行;又由于大規模基建工程,江西境內古墓頻道破壞,出土景德鎮宋元影青瓷為國內最多。宋代景德鎮影青瓷,以湖田窯為上,湘湖、黃泥頭、瑤里等窯次之。湖田窯瓷器胎質細密,工藝精湛,釉色瑩潤,聲響清脆,完整器物市場價格高昂,即便優質娃娃碗(7寸口徑)價亦在萬元左;此類上乘瓷器,殘損者也價格不菲。包括景德鎮湖田窯址博物館在內的國內諸多博物館,都對湖田窯上品殘瓷備加呵護,即足以證明其收藏價值。
湘湖、黃泥頭等窯口,所產瓷器胎質粗拙,制作隨意,聲響沉悶,藝術價值在湖田窯基礎上要大打折扣;即或是精品,也比湖田窯普通品種稍遜風采、湘洲、黃泥頭窯等屬平民產品主要生產窯口,產量相當大。如宋元時期的皈依瓶,一般瓶、壺、罐、碗、盤等日用粗瓷,平民百姓墓葬中有大量出土,市場價格一直都不高,近幾年因市場關系及收藏家收藏品位的提升,價格進而回落,收藏家花不了幾個錢,就能在南昌滕王閣市場甚至在上海、杭州古玩市場中的江西人手里,收到較完美的有點意思的影青瓷。
湘湖、黃泥頭等窯口也生產一些賞瓶,如環耳瓶、貫耳瓶、玉壺春瓶、荷葉口瓶、大小油錘瓶、蒜頭瓶,大都有纏技印花,有一定工藝價值,完整無缺的中小型器物,成對賣八百、千元,并不算貴。影青碗盤中,也有刻劃花的,比印花的要貴、影青瓷中的素面無紋碗盤,南昌古玩市場一般售價十幾元、幾十元不等;極普通的,三五元一個也很多見,且少人問津。
近年來宋代墓葬破壞相當嚴重,上好影青瓷比早些年出上量明顯減少,稍好者價格似有回升之勢。不很人流的收藏家若盲從人流趕熱鬧,難免頻頻處于枉文學費的尷尬。南昌市附近豐城、進賢、臨川、南城、金溪、新建、高安及景德鎮地區大量的文物販子,往往采取宋元瓷老胎過新釉;瓶(腕、盤)底老胎修齊接新胎做舊,器物部分修補(修補技術相當到位)等真假雜陳的辦法,坑蒙拐騙,瞞過了不少收藏家的法眼;貪便宜欲“撿漏’者,絕大多數的結果是摔膠破財,損失巨大。因此,希望文物古玩界的同行及收藏愛好者們要倍加小心,不要自以為是,急于求成。
元代景德鎮窯影青瓷粗者較多,很少有北宋末南宋初那樣的精細物.然樞府瓷、青花、釉里紅是元代的獨創,名貴而稀少。珍貴瓷器出土還是以江西為多。江西人也懂古瓷價格,偶爾有所見,索價均很高。這幾種瓷器,即使破損,也有不少人肯出高價收藏。近兩三年。景德鎮有人能弄到元代樞府官窯遺址上的殘件,將樞府瓷碗盤底足接上部新胎做舊,有的甚至達到形神兼備足以亂真的境界。此等器物最易蒙人,收藏家們‘檢漏’走眼,損失就得以萬元計了。
景德鎮還有人能往元青白釉瓷器注入釉里紅,做工非常到位。由于是老胎,此類“元釉里紅”也讓不少收藏家走眼放血。在元代高檔瓷充斥十場的情況下,收藏家們花心而追求元代高檔瓷殘片,也是有意義的,是有眼光的表現。鑒賞家張浦生先生的兒子在南京以3000元得一元青花瓷片,竟喜之不勝,寶而珍之。去年六七月間筆者在南昌古玩市場亦見到元樞府殘碗,然想殺價檢漏很難,結果還是以高價收入囊中。在古玩市場只要夠檔次的古瓷,不管品相如何,終歸有人認。
明代出土瓷器,以景德鎮民窯器為多,但大都為普通發色青花,顏色釉較少。從江西市場情況看,明代民窯青花器出土數量遠遜于宋元影青瓷。明代民窯青花器,市場上見到的早期的少,中后期的較多;瓶壺類少,碗盤類多;圖案好有款識的少,花紋差無款的多;平正規矩的少,粘沙帶上的多。明代上品青花瓷如梅瓶、執壺及一些繪畫精細的罐、碗、盤等,甚受海內外收藏家珍愛,價格不菲,現在已不易覓得。如今景德鎮陶瓷家見到稍好一些的也不輕易放過,留下用做仿古標本,造假古董。
筆者曾辛眼見一對梨瓜罐,一真一假,其器型、胎土、青花發色、底釉以及足邊的火石紅等均維妙維肖,一絲不差,真偽莫辯,今筆者自嘆在文物所白干了十多年。明代普通民窯青花不十分難辨,如價格適中,器型、圖案又為自己能接受,花不太多的錢收藏,還是有點意思。目前市場人氣不算太旺,適時購藏明代民窯青花還比較合算。至于明代官窯育兒瓷,一般收藏家不必存非分之想.倒是各地古玩市場時有明代官窯瓷片出現,完整有款識的底足要幾百元,破殘件也要幾十元,若收藏家有心收藏,形成明代官窯青花瓷片系列,當不會十分困難。
清代青化瓷較明代有較大區別。乾隆之前青花瓷仍是景德鎮瓷業主流,且制作精良,頗具收藏價值。乾隆之后青花瓷無論品質、釉色、工藝均遠不及乾隆之前的產品;價格似乎也以此為界,有明顯差異,無論官窯民窯一概如此。從文物市場與民間交易情況看,買賣雙方往往為是否乾隆前后產品而爭執不休。乾隆之后青花瓷的滑坡,使其后的古瓷價格亦難以提升。前幾年江西不少人收藏大量乾隆以來普通青花碗盤,現在欲出手變現,但價格不理想,有的還要虧損一些,戲稱被“套牢”。
尤其是目前景德鎮陶瓷藝人水平普遍提高,制作“乾隆古瓷”屬小菜一碟,只需以略高于新瓷的價格都能買到,導致原先真正收藏了乾隆前后古瓷的收藏家的古瓷價格不能回升。陶侵仿古達到可以亂真或基本可以亂真的水平,使收藏家們感到迷憫和悲哀。但這是市場經濟初期的必然,無人可以阻擋,收藏愛好者進入收藏圈時應當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清末到民國時期,青花是“洋藍”,不雅,古玩界不認。倒是不少有歷史印跡的東西,增加了這個時期瓷器的收藏價值。如寫著辛亥革命內容的,反軍閥的,洋務運動的,還有代表民主與科學口號的,有關抗日題材的瓷器物品,近些年備受青睞。一些寫有“打倒軍閥”的缺口茶缸,不舍得花幾個錢還真買不下來。
北京劉建業先生鐘情于抗日資料收藏,國內多家企業與個人爭相購藏抗日戰爭的東西,最近樊建川《一個人的抗戰》的出版等等,都使抗日戰爭題材文物價格升溫。比方說,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的普通杯子,沒有字樣的最多不過幾十元,而有‘抗日”二字的呢,就是珍貴的革命文物,它的歷史意義與經濟價值就與普通杯子不可同日而語了。這種蘊含發揚愛國主義、捍衛民族尊嚴的文物意識,我們理應為之喝彩。當然民國時期也有許多好東西,如一些胎料精細、制作雅致的小件,為越來越多的收藏家所認識,我們不能輕易放棄。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參考】正宗景德鎮瓷器茶具的鑒別》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參考】正宗景德鎮瓷器茶具的鑒別》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景德鎮瓷器鑒別